农历的最后一个月又称为腊月,也称蜡月。在腊月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。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,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。所谓“腊”,本为岁终的祭名。汉代应劭的作品《风俗通义》中说:“夏曰嘉平,殷曰清祀,周用大蜡,汉改为腊。腊者,猎也,言田猎取禽兽,以祭祀其先祖也。”或曰:“腊者,接也,新故交接,故大祭以报功也。”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,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,都要举办祭祀活动,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。
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,俗称为岁尾,有腊冬、残冬、穷冬、腊月、冰月、余月、极月、清祀、冬素、大吕等30多种称呼。其中,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“腊月”。
之所以叫“腊月”,是因为“腊”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“祭”名。“腊者,接也;新故交接,故大祭以报功也。”“腊”与“猎”通假,“猎祭”亦为“腊祭”。相传早自周代我国一些地方便有在这个月举行“岁终之祭”,亦称“腊”。腊祭的对象,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。五位家神指的是门、户、天窗、灶、行(门内土地)。因在十二月举行,故称该月为腊月,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。汉代前,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。汉代后,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“腊日”,不过在这一天并不喝腊八粥,而只是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。直到南北朝时,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“腊八节”。
因“腊”与“猎”通假,“猎祭”遂写成了“腊祭”,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,此风俗起源于周或秦汉时期。
腊月何故称之为“腊”。汉代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记载:“腊,合也,合祭诸神者。”应劭在《风俗通义》中说道“夏曰嘉平,殷曰清祀,周用大蜡,汉改为腊。腊者,猎也,言田猎取禽兽,以祭祀其先祖也。”或曰:“腊者,接也,新故交接,故大祭以报功也。”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,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,反正岁末年尾都是要搞一些祭祀活动,所以腊月在如果在字面语义上指的是祭祀之月。
其实,农历的十二月也不仅只有“腊月”这样的叫法,还有腊冬、残冬、穷冬、冰月、余月、极月、清祀、冬素、大吕等等30多种称呼,历史的车轮滚滚,眼花缭乱的民俗叫法应接不暇,当然,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还是“腊月”,其他的可能仅限于部分地域或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里,只记录存在于古籍纸张上。
而民俗文化中,“腊”具体指的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,“冬至后三戌祭百神”,这句话就是在说冬至后的第三个纪日干支中含有地支“戌”的日子,秦汉时期在这一天的“猎祭”的风俗逐渐兴起,根据文献记录可以追溯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制定历法,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之为“腊月”。从历史上看,南北朝时期将这一天就已经固定在了十二月初八日,届时民间会举行大型传统的祭祀活动,人们猎杀禽兽,拜神敬祖,或祈福求寿,避灾迎祥,这样的祭祀活动就是所谓的“猎祭”。“腊”与“猎”通假,“猎祭”在记录演变中逐渐写成“腊祭”,所以年终整个十二月份就被称为“腊月”。
腊月是一年之岁尾,正值寒冬。民谚云:正是言之其冷。这时冬季田事告竣,故有“冬闲”之说。农事上是“闲”了,但人们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,人们怀着愉悦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节迈进的步伐。春节,是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中最为隆重的一节;而腊月,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,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。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,然后人们要扫房、请香、祭灶、封印、写春联、办年货,直到除夕夜。广义地说过年,应该从腊月二十三“过小年”,甚至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,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。而过去一些官宦人家,甚至还有拖至二月二“龙抬头”那天过年才算结束,从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中就可看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