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六月六天祝节是什么节日?天祝节的由来是哪?
中国在漫长的文化历史形成了各中传统节日,一直被人们发展和传承至今,那么农历六月六天祝节是什么节日?
农历六月六天祝节是什么节日?
农历六月六,早已有悠久的历史,据清代《南龙志•地理志》记载:“六月六栽秧已毕,其宰分食如三月然,呼为六月六。汉语曰过六月六也。其用意无非禳灾祈祷, 预祝五谷丰盈……”
农历六月初六,又被称为天祝节、姑姑节、翻经节。六月初六,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。如侗族的“洗牛节”,白族的“花儿会”(歌会),土家族的“太阳节”,苗族的“赶歌节”,布依族的“过小年”,水族的“洗澡节”等等各地都会有不同的习俗,也留下了很多传说。“六月六,请姑姑”是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,每逢农历六月初六,农村的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出嫁的老少姑娘,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,这个习俗是从春秋战国时候就兴起的。
天祝节的由来是哪?
故事一:
宋朝时的真宗皇帝很迷信,总幻想自己得到天助,某年年六月六日,他声称自己得到一本上天赐予的书,修筑了天贶殿来造势,这一天就被定为了天贶节。常理可知,上天赐书显然是虚构的。
故事二:
在佛教里,六月六是他们的翻经节。出典是玄奘西天取经回来,不慎把经书落在海水里了,后来翻晒才保全了经书。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都记得这个画面,然而以后每年翻晒经书就成为佛教一个固定的节日。
故事三:
扬州民间旧时有六月六“晒红绿”的习俗,梅雨过后,扬州人家无不抓紧机会,利用强烈的日照,曝晒全家老小的棉衣、被褥和换季衣服,俗称为“晒伏”,又称为“晒福”。相传起源于唐代。
相关阅读
阅读排行